吴功青 | 罗马帝国问题的一与多
编 者 按
君士坦丁的皈依
一 基督教的法律-习俗革命
二 基督教的政治革命
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迫害
三 罗马问题:一与多
四 本书构思及篇章安排
注 释
向上滑动阅览
[1] 克莱门特:《劝勉希腊人》,王来法译,三联书店,2002年版。有关克莱门特对希腊宗教习俗的批判,特别参考第四章、第五章、第六章以及第十章。
[2] 二者的关系,或许能够从形而上学的视角予以说明。正如理念/形式与可感事物之间,前者虽然高于后者,但并不完全脱离于后者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,形式与质料不可分离;在柏拉图那里,虽然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,但是理念的达成,同样离不开经验。参考先刚,“柏拉图理念学说‘分离’问题再考察”,载于《哲学门》第三十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4年,第9-26页。正是在一点上,基督教的形而上学决定性地改变了古典哲学中形式与质料充满张力、但仍旧契合的形质论传统,将上帝代表的形式与世界这个质料完全区分开来,从而造成政治哲学以及伦理学中logos与nomos之间的彻底断裂。
[3] 自柏拉图以来,哲学与宗教之间一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。然而,即便如此,对于整个古代社会而言,哲学自始至终没有完全否定宗教,而是保持着复杂的“折中态度”,给宗教习俗留下相当大的生存空间。而当基督教运用希腊哲学来批判古代宗教时,对后者则是彻底的否定。在《劝勉希腊人》中,克莱门特正是借助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的内容,猛烈地批评希腊宗教。关于基督教和古代哲学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,特别参考吴飞,《上帝之城》第六卷评注,第215页。
[4] 修昔底德《历史》第三卷,“习俗是建构政治最根本的东西”;类似地,柏拉图也注意到政制(Politeia)与公民的习惯之间的关联。见《理想国》544E,“你不要以为政治制度是从木头或石头里产生出来的。不是的,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性(ἠθῶν)里产生出来的;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的方向”。柏拉图:《理想国》,郭斌和、张竹明译,商务印书馆,2012年,第317页。
[5] 关于古代宗教与政治的一体性以及基督教对它的破坏,可参考库朗热:《古代城邦——古希腊罗马祭祀、权利和政制研究》,谭立铸等译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6年,第360-366页。
[6] Troeltsch, The social teaching of the Christian Churches, translated by Olive Wyon, New York: The Macmillan Company, 1931, P.39.
[7] Ibid, P.40.
[8] Ibid, P. 46-51.
[9] 在希腊城邦,阶层之间的冲突是一个根本问题。如何让不同的阶层分享同一个城邦的观念,避免内乱的出现,是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中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。对柏拉图来说,一意味着善,而恶则意味着多(《理想国》, 462B)。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方案不满,试图在保持多的前提下,实现城邦的和谐与统一(《政治学》,1261A-1261B)。但是,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,他们所面临的多都仍然是一个城邦内部的多,分歧仍然相对较小,因而在它们之中建立一则相对容易。然而,在罗马帝国之中,不同地区的语言、民族和宗教迥然各异,要在它们之间建立起普遍性的一则困难得多。关于柏拉图对内乱和统一城邦的思考可参考张新刚,“城邦内乱与理想政制的自然基础——柏拉图《法篇》卷十解释”,载于《政治思想史》,2013年第1期;以及张新刚,“柏拉图政治思想的问题意识研究”,载于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5年第1期。
[10] 仅从文本形式而论,《驳凯尔苏斯》缺乏一个统一的结构。这从根本上是由凯尔苏斯《真道》的结构缺失所导致的。因为奥利金最后的方案是“逐字逐句”地反驳凯尔苏斯,因此,凯尔苏斯在论述时的混乱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奥利金。不过,正如我们所指明的,凯尔苏斯虽然在论述结构上缺乏明显的安排,但是却一直围绕着“nomos”这条主线在展开;同样,当奥利金回应凯尔苏斯时,他也非常清楚要从“Nomos” 这条主线出发,来为基督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辩护。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认为,《驳凯尔苏斯》在文本结构上的混乱,并没有取消它在主旨上的统一性。
作者简介
延伸阅读
上海三联书店
目录
第一章 基督教的自然法革命
第二章 法律、习俗与诸神
第三章 新旧宗教之争
第四章 基督教帝国的兴衰
结语:习俗、道理与政治共同体
奥利金的自由意志学说——以“形质论”为中心
参考文献
后记
● 吴功青 | 婚姻、家庭与社会——评孙帅《自然与团契》 ● 韩潮 | 哲人王即“活的法”?——沃格林《理想国》阐释中的一个问题
● 旧文新刊 | 方豪:拉丁文传入中国考(重校版)
(编辑:章晗 陈琳)
插图来自网络,与文章作者无关。
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。